2023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市场需求逐步恢复。具体来看,2023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提高7.2%,制造业投资提高6.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9%。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显效发力,上半年国民经济回升向好,各项经济数据展示了我们国家的经济的发展韧性与巨大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改变。但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且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形势错综复杂,仍需意识到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基础尚未稳固。
钢结构属于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而劳动密集型企业严重依赖人口红利。近些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严重,建筑行业的劳动力人数呈整体下降趋势:2022年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人数为5232.47万人,同比减少5.85%。但与此同时,伴随着劳动力人口的减少,人均工资呈逐年递增趋势:2021年建筑业非私营单位平均薪资为7.58万元,同比增长8.25%,私营单位平均薪资为6.04万元,同比增长5.45%;2022年建筑业非私营单位平均薪资为7.83万元,同比增长3.34%,私营单位平均薪资为6.09万元,同比增长0.81%。
长期来看,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使得低成本劳动力将成为稀缺资源,传统制造业正在面临人力成本日益提升的难题,因此通过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加快中国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方向发展,将成为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行业内头部公司提前布局智能制造基地,有望在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的背景下实现降本增效,稳固自身优势地位。
在“碳达峰、碳中和”等政策的催化下,绿色建筑重要性逐步提升,其中钢结构是绿色建筑中的受益方向。钢结构建筑从全生命周期来看,碳排放与资源使用量均较传统钢筋混凝土建筑更低,并能做到“藏钢于民”、“藏钢于建筑”,对国家加强钢铁资源的战略储备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全力发展钢结构是保障建筑业整体实现碳排放目标的必要举措。
钢结构建筑相比于传统建筑具有人工用量少、工期短、能耗低等优点,其通过工业化生产的优势能提高效率与建筑品质,并通过弹性化的设计满足需求变化,同时注重了使用空间的可变性与持续更新的可能性,有效延长建筑寿命,从而避免资源浪费,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在当今日益重视绿色建筑的政策背景下,钢结构建筑被逐渐公认为绿色建筑的最佳结构。大力推广钢结构建筑是坚持守正创新,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指出实施绿色建筑全产业链发展计划,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和绿色建造方式,快速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全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钢结构住宅,推动建材循环利用,强化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管理,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明确:全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重点推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不断的提高构件标准化水平,推动形成完整产业链,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住建部印发的《“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以上,并强调积极地推进高品质钢结构住宅建设,鼓励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优先采用钢结构。中国钢结构协会发布的《钢结构行业“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大目标》,提出钢结构行业“十四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底,全国钢结构用量达到1.4亿吨左右,占全国粗钢产量比例15%以上,钢结构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5%以上;到2035年,钢结构用量达到每年2亿吨以上,占粗钢产量25%以上,钢结构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逐步达到40%左右,基本实现钢结构建造智能化。政策端对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全力支持,有望给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需求带来显著增量。
此外,钢结构行业肩负化解国内钢铁产能过剩、钢铁工业调整升级的大任,与宏观经济发展共振同频。华安证券(600909)预测,到2025年,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面积有望达到4.9亿平方米,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533亿元,钢结构在建筑存量市场中的增量空间广阔。
2022年4月1日起,《建筑节能与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正式实施,该规范属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制性”文件,明确了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平均设计能耗水平应在2016年执行的节能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分别降低30%和20%。公共建筑平均节能率应为72%。《规范》提出,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以及既有建筑节约能源改造均应进行建筑节能设计;新建建筑应安装太阳能系统;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系统的设计应与建筑规划设计同步完成。2022年5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水平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要推动太阳能与建筑深层次地融合发展,完善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体系,壮大光伏电力生产型消费者群体。
光伏建筑一体化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一种应用形式,实现了光伏发电产品和建筑的有机结合,兼具发电功能和建材属性,针对传统屋顶加装的光伏系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将太阳能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并与建筑物同时设计、施工、安装,此种与建筑物完美结合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不仅能发挥建筑材料的隔热、挡雨等功能,还能同时发电,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系统成本,完成了占地空间及结合度显著优化。从国内市场来看,工业生产厂房商业建筑、公共建筑屋顶可安装面积大,在晶硅组件成本不断下降效率持续提升的情况下,已初具经济性,成为BIPV最具潜力和可行性的应用场景。
杭萧钢构成立于1985年,始终以“变成全球一流的绿色建筑集成服务商”为战略愿景,经过近40年时间的发展,已形成“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项目建筑总承包+绿色建材+建筑产业网络站点平台”的“五位一体”绿色建筑集成新模式。公司积极抓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不断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公司自创建以来,以钢结构专业承包和EPC总承包等模式,其加工生产的钢构件大范围的应用于写字楼、大型厂房、住宅、医院、学校、体育场馆、会展中心、高铁站、飞机场、道路桥梁等领域。主业合同以建筑类型区分,分为“多高层钢结构建筑、钢结构工业建筑、空间钢结构建筑、钢结构住宅”等4个大类。
在钢结构住宅方面,杭萧钢构在行业内较早聚焦于钢结构住宅研发技术,对三板技术的开发、结构体系的迭代创新以及保温防火一体化都做了深入研究与探索。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三代钢结构住宅建设成套技术体系,在2013年杭州萧山的钱江世纪城人才专项用房项目上最早实现了应用,该项目是全国最早的较大规模钢结构保障性住房群,是住宅产业化成套技术应用于保障性住房的典范。
浙江汉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是杭萧钢构的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11年,拥有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设计资质,以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技术为核心,尤其在钢结构住宅、钢结构工业生产厂房、钢结构多高层建筑、大跨度空间结构等工程类型的设计上,有着非常明显优势。
汉林设计技术力量雄厚,设有规划、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的设计,同时在全国各地设有12个设计分院。曾主编参编多本建筑行业的规范、标准或图集,拥有十余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汉林设计依托杭萧钢构良好的影响力和品牌力,客户遍布全国,先后承接了裕和興养生谷项目、赣州蓉江新区保障性租赁住房一期项目、丽博橱柜湖州项目、豫东南高新区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公寓、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公寓楼、于都县新长征实训基地项目、寻乌县服装产业园项目等众多地标性建筑项目。
汉德邦建材有限公司系杭萧钢构的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04年,专业生产装配式建筑的楼承板和墙板产品,具体包括钢筋桁架楼承板、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压型钢板等系列新产品,并主编了T/CECS1069-2022《钢筋桁架楼承板应用作业规程》和22TJ310《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图集。
汉德邦自主研发的钢筋桁架楼承板新一代产品“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简称CTD板),已获批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该新型预制高性能超薄混凝土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可承受湿混凝土、施工荷载,且混凝土底模免拆卸,可直接进行装饰装修,颠覆了现浇楼板和叠合板的体系,非常大地节省了施工时间和综合造价,当前已被大范围的应用于亚运会配套项目、保障性安置房项目、学校医院类建筑等。
万郡绿建是以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全产业链建筑材料购买服务为产品的B2B平台,依托杭萧钢构品牌优势、杭萧钢构体系内17家钢构板块控股子公司、近百家战略合作伙伴的采购规模优势,聚合海量采购需求,发挥产业互联网的平台优势,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我国工业化水平稳步推进、城镇化率快速提升、人口红利不断消退的影响下,建筑产业技术工人的特殊劳动力紧缺,将会严重制约产业的健康发展,“汉郡建筑”正是基于此背景而诞生。
汉郡建筑以有一定技能和经验的项目经理、现有的劳务建筑班组人员作为核心经理人,引领和带动大批农民工变为产业工人,逐步组建起一支职业化的优质建筑班组(企业),让建筑工人真正的完成职业化技能提升、专业化规范管理、全面化权益保障,逐渐形成一支秉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建筑工人大军。
2023年,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全球经济下降带来的压力增大,国内房地产行业持续下滑,建筑业增量放缓。公司全体员工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秉持绿色建筑产业的创业初心,以坚定的意志和决心,做大做强钢构主业,稳中求进、变中求机。公司会继续积极地推进数字化产业平台的建设,持续推动绿色低能耗建筑市场的发展。本报告期内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所改善,收入与订单稳步增长,业绩弹性可期。
报告期,新签合同订单84.00亿元,已中标尚未签订合同的订单合计约12.61亿元;其中钢结构业务新签合同订单75.02亿元,同比增长41.22%;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8.89亿元,同比增长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7.52%;期末资产总额148.67亿元,归属于母企业所有者权益51.92亿元。
公司持续深耕钢结构主业传统优势,钢结构合同累计金额75.02亿元,同比增长41.22%,其中海外项目合同金额9.80亿元。本报告期内签订了美团上海科技中心项目、绍兴市越城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苏州太仓斯凯奇物流中心二期项目、海圣丰商务大厦项目、振石会议中心项目、振石控股集团印尼贝石项目全厂辅房钢结构项目、ECO tower51蒙古高楼项目、荣民3号楼钢结构工程、虹港石化聚酯新材料项目、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兰考乐器产业园、隆基光伏组件产业园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二期等项目。
我们坚持“构建并举、全面布局”战略举措,持续加大全国生产基地的投资力度。杭萧钢构将充分的发挥上市公司的资本优势,在优质品牌、完备资质、深厚技术的基础上,协同汉德邦建材共同新设制造基地,为市场的增量订单提供充足的生产供货能力和履约保障,本报告期内,海南杭萧二期厂房、内蒙杭萧二期厂房、亳州杭萧二期厂房、信阳杭萧二期厂房已投产;杭州智造基地(募投项目)、唐山杭萧、洛阳杭萧、芜湖杭萧的基地和江西杭萧二期工厂、亳州杭萧三期厂房建设稳步推进。
公司注重工艺技术的改革,积极采取新技术、新工艺节能降耗;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产线升级、精益生产集约化管理等“软硬结合”措施,累计完成11条智能生产线投产,逐步降低用工人数、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加速实现加工制造环节的规模化降本增效。
公司聚焦于钢结构住宅体系研究已有20多年,主导并完成了钢结构住宅建设体系研发和标准编制,并于2013年推出了第三代钢结构住宅建设成套技术体系。本报告期内,公司的“钢管混凝土束结构住宅建筑体系”以及“预制混凝土钢筋析架楼承板(免拆底模)”被选入“杭州市装配式建筑适用技术推广目录”,逐步扩大了技术运用的推广范围。
公司通过战略合作发展了近百家的参股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27个省市地区。截止报告期末,参股公司中累计获批44家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基地,38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获得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在“双碳”新政背景下,共同做大做强中国绿色钢结构建筑产业。
同时,在产业的发展大趋势下,建筑体作为能源使用的终端物理场景,光伏组件集成在建筑产品内,真正的完成了产能和用能对象的“合二为一”,是最环保最理想的绿色建筑形态。公司加大建筑BIPV集成的研发,形成《墙面太阳能光伏系统模块设计构造》、《791型金属屋面板节点构造及配件图》等技术成果,在建材性能、设计美观性表现、与建筑结构一体化的结合有自身的优势。截至本报告披露日,电池中试线所需的各类设备已安装就位,目前进行设备、工艺的调试及优化工作。公司在绿色建筑建材产业链上延伸,有利于未来进一步开拓绿色低能耗建筑新市场。
2022年1月25日住建部印发《“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明白准确地提出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业深层次地融合”。公司积极把握数字化的经济发展的产业历史机遇,着力打造“钢结构产业大脑”,在企业的自有产能扩张之外,率先开始打造数智化的服务能力。目前,工业网络站点平台已在杭萧钢构二十余家工厂上线使用,实时用户数量超越数千人,初步实现了百余个工程建设项目及其项目钢构件的实时性追溯和协同管理。该平台已取得6项正式授权的发明专利,并被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省市区三级政府列为重点推进的“工业互联网项目”。
制造产线的智能化转型升级,也是企业的“十四五规划”中最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公司新建了多条激光下料、三通道H/箱型生产线、四通道H/十字型生产线、机器人焊接生产线、抛丸/油漆烘干生产线等全自动生产线,从“下料→组立→焊接→校正→切割→钻孔→抛丸→喷涂”全部生产的基本工艺,均使用机器进行自动化操作,在单位占地面积下实现了单体产能提升。通过工厂智能化改造升级和协同制造管理系统应用,杭萧整个体系下的产能和订单将逐步得到提升。
公司创新构筑绿色建筑“产业聚能平台”,以服务传统钢结构业务的合作商为纽带,公司基于钢结构业务所形成集采交易数据,为万郡绿建供应链协同引入大量质优价廉的供方企业,深度融合建筑建材行业特点与互联网信息技术,以“自助下单”“实时竞拍”“实时竞价”和“招投标”四大交易工具,实现更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交易流程,助力传统建材企业融入“互联网+”趋势,实现从项目对接、产能匹配、物料采购、货物运输、设备供应、技术管理咨询等全方位的丰富的产品服务。
公司主营业务集中于钢结构领域,业绩情况与我国宏观经济景气程度、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政府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等因素密不可分。虽然钢结构行业,尤其是钢结构装配式建筑领域在长久来看,成长性较好、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政府政策支持力度较大,但仍会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存在短期调整的可能性,因此公司能否对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将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影响企业的业务发展。
为应对上述风险,公司将重视与分析国内外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及政策的变化,提高合同风险把控及重点项目的运作管理能力,增强应收账款管理,加大研发创新的投入力度,提升重点项目、标志性工程的中标率。同时依据市场环境及时作出调整经营策略,实现公司稳健发展,逐步提升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钢结构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钢材,包括各类钢板、焊管、型钢、无缝钢管等。作为全世界战略性大宗商品,钢材市场价格受到政治政策、利率、汇率等各种国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其市场行情报价的波动会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影响企业主营业务的利润水平。虽然公司会在合同签订时约定原材料价格调差条款和合同签订后及时订货以锁定原材料成本,尽可能将钢材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转嫁出去。但受管理精确度、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原材料未得到及时采购的小部分合同订单存在一定的敞口风险。
为应对上述风险,公司将依靠丰富的市场实战经验及广阔的信息渠道优势,实时关注原材料价格趋势并建立钢价波动跟踪机制,用以选择正真适合的采购时机。同时争取签订开口、半开口合同或合理的材料调差条款,通过万郡绿建平台加强与战略供应商及其他合格供应商之间的关系管理,进一步控制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成本。
公司于2018年成立了万郡绿建,绿色建筑产业链垂直领域的B2B平台;2020年成立了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拟在钢结构行业率先打造钢结构制造新体系,并以智能焊接技术为核心进行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2021年公司增资入股合特光电,正式布局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及服务的开发与推广。以上创新业务的投资布局,是公司在产业链上的延伸和拓展,符合公司的战略发展趋势,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新技术领域探索、新运营模式尝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且尚未形成成熟的商业盈利模式。因此,相关报告如有涉及公司新技术预期指标、新产品的市场开拓、新项目的落地实施等未来计划及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入资产的人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为应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在强化内部研发的同时,广泛借鉴和学习别的行业的成功经验和建设路径,积极引入外部智囊和专家,兼顾长期战略和短期利益,审慎推进相关工作,应对上述风险和挑战。
近年来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的提高,全国各地均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的人力紧缺。公司所从事的钢结构制造业也存在着由于用工短缺而无法达到预期满产的情况。为应对上述风险,公司将通过企业制度、公司品牌、薪酬福利等进一步吸引新员工,积极自主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同时持续提升企业的智能化制造升级,以降低用工数量并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中国钢结构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杭萧钢构自1985年创立至今,不断推动和引领钢结构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公司主编、参编了90多项国家、行业、地方和团体标准,在装配式建筑体系、多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钢筋桁架楼承板、建筑围护墙体、梁柱节点、构件形式、防腐防火和施工工法、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先后斩获了600余项国家专利成果。先后获得了若干个钢结构行业的“第一”:首家钢结构行业上市企业;首家钢结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首家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首家钢结构行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首家钢结构行业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首家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建造高层钢砼结构并主编标准的企业;首家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建造全球最大的钢结构住宅群的企业;首家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建造高层钢结构居住小区的企业;首家利用专利技术、品牌、管理方法等资源实施许可的钢结构企业等。
公司致力于钢结构住宅体系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独创性地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完整配套的钢结构住宅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建筑规划设计、生产制造、施工安装、项目管理等经验。目前公司仍在持续创新研发中,公司将持续加大钢结构住宅技术体系及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等下一代储备创新技术探讨研究,在保持技术的行业领先性及市场之间的竞争优势的同时,朝着建筑产业集成化、智能化、低碳化等方向提质升级,不断夯实行业影响力。
公司专业设计、制造、施工(安装)轻型钢结构、桥梁钢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多高层钢结构、超高层钢结构、钢结构住宅,数以千计的样板工程覆盖了40多个行业,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累计斩获鲁班奖、詹天佑奖、中国钢结构金奖等行业奖项600余项。
本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技术创新,新增专利40项,同时获评“装配式建筑领军企业”、“杭州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优胜奖企业”,并荣获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颁布的“2022年度建筑钢结构行业竞争力50强企业”、“第一批建筑钢结构行业企业信用等级AAA企业”以及“行业突出贡献企业”称号。此外,今年杭州市发改委首次启动杭州市总部企业认定工作,杭萧钢构被认定为“上市企业总部”和“存量型总部”2类总部企业,未来公司将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提升管理水平。
在不断精进的技术能力与持续累积的项目管理经验的加持下,在报告期内,公司承接的中国人寿(601628)大厦项目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海口市国际免税城项目(地块五)荣获中国钢结构金奖杰出工程大奖;安庆会展中心PPP项目-展览中心及配套工程、小米智能工厂二期(1号楼等8项)等多个项目荣获国家级和省级钢结构金奖。
公司一直在探寻建筑与人类生活的相处之道,并一直坚信建筑应当以人为本,与人类和谐共生。公司以追求卓越的企业经营理念,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全产业链闭环,包含: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项目建筑总承包+绿色建材+建筑产业网络站点平台这五大版图,为钢结构产业实现绿色健康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指引方向。
公司拥有子公司浙江汉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具有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设计资质,以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技术为核心,始终致力于绿色建筑的发展,依托自身良好的影响力和品牌力,客户遍布全国,先后设计了众多地标性建筑项目。
在整体行业生态上,公司是行业内率先实现业务辐射全国区域的钢构企业。公司坚持“构建并举、分批落地”的战略举措,持续加大多区域生产基地的战略布局和产能扩充,形成了业务辐射全国区域的竞争优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投产及在建的钢结构制造加工基地18个,配套建材生产基地6个。
公司具有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中国钢结构制造企业资质(特级)、钢结构专项施工壹级资质等多项专业资质。公司通过推行总承包项目股份制模式,以先进的技术、现代化管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确保了对项目有效管控,确保履约能力和品质衡量准则,提高项目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从始至终坚持“让每一栋建筑都采用绿色、安全、节能建材”,斥巨资引进全球领先的德国及奥地利生产设备与工艺,专业生产钢筋桁架楼承板(TD板)、装配式钢架楼承板(ATD板)、供应压蒸无石棉纤维素纤维水泥平板(CCA板)、免拆底膜钢筋桁架楼承板(CTD板)等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新型建材系列新产品。专业提供各类内外墙系统、隔声系统、防火系统等解决方案。公司打造以绿色建筑全产业链材料为产品的垂直领域B2B电商交易买卖平台万郡绿建,服务覆盖绿色建筑全产业链。通过“招投标、自助下单、实时竞价”等功能业务版块,着眼于传统建筑建材行业采购环节不透明、货源分散难管理、交易安全无保障等业界顽疾,以供应商与采购商方面出发,解决供需方用户在经营、交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竞争场景;针对建筑建材产业链下游企业采购需求复杂、中小型企业议价能力弱、缺乏可信赖的品质供应商等多种采购难点,万郡绿建从数字化采购、智能询价系统等方面入手,着力帮企业达到智慧寻源、降本增效的目的。通过交易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四流合一”运营模式,大幅度提升建筑企业的采购效率。
2023年年初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要大力推进数字化建设,提出要不断推动建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以建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为方向,不断的提高建筑品质,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为路径,切实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随着数字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互联网正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升维。建筑产业互联网以“新平台”+“新场景”优势,推动产业链供给侧数字化改造、优化,以数字化新技术赋能提升生产力,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为推进工业网络站点平台顺利建设,公司与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共建了绿色智能建筑工业互联网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展实质性的产学研落地合作。公司以钢结构大数据操作系统作为数字化指导思想,以经营管理数字化为建设核心目标,以制造环节数字化为重要抓手,打造以数据为引擎的“未来工厂”协同制造平台,实现域内钢结构分布式共享化制造。通过BIM、感联知控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有关技术,将设计、采购、制造、运输、项目现场管理等全流程数据纳入其中,实现数智化协同管理。
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场景应用,已新建完成11条智能生产线年第二批浙江省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进一步拓展了“智能+”,以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为主攻方向,加快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提升发展质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绿色建筑产业忠实的推动者,公司还将继续发挥力量,践行国家“双碳”承诺,推动行业结构转型,让建筑行业产业链相关上下游企业,共建共享数字化的经济带来的快捷、便利。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阳能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杭萧钢构盈利能力比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华安证券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人寿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建筑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