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新区旗山湖畔,一片高水平科创高地、人才集聚区正在加速崛起。日前,由福州城投集团所属省二建集团三公司承建的福州国际人才港(一期)项目1#楼(一楼一中心)全面建成,已具备交付条件!2#楼(旗山湖酒店)整体的结构施工也在“满格”推进,为后续项目完美履约奠定坚实基础。
项目自开工以来,省二建集团紧跟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积极努力配合各参建单位工作安排,全力推进项目建设。2024年正月,项目1#楼(一楼一中心)整体的结构顺利封顶;同年腊月,这栋楼全面建成……从春日暖阳走到冬风冽冽,项目团队将这座“建筑面积32216.78㎡,建筑高度25.15m”的1#楼(一楼一中心)验收交付。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从始至终坚持“科技赋能、品质引领”,让新质生产力的“种子”加速成长。积极运用BIM、物联网、AI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及BIM自动放样设备、智能回弹仪、智能靠尺等一系列智能化设备,实际做到科技亮点、智慧成果贯穿建设全阶段,持续提升精细化建造水平。项目先后被评为福州市智慧工地示范推广样板项目、福建省科技示范工程创建项目,获得多方好评。
在地下室施工阶段,面对钢管柱与梁板钢筋连接节点复杂、7.2m超深核心筒底板施工、地铁规划路线下穿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等情况。项目部依托智慧工地系统,开发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测温、冷却水循环智能控制管理系统,一一解决施工难题,全部地下室结构于2024年5月20日顺利冲出“正负零”,正式踏上项目施工“快车道”。
项目1#楼的预制叠合板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项目部采用筑享云构件管理系统(PCM),做到每一块叠合板的编号、每一块构件的安装楼层区域和状态直观可见,实现对构件生产全过程精细化把控。
此外,在项目2#楼施工阶段,由于主楼核心筒大体积底板长32.4m、宽32.8m、面积约1000㎡,混凝土方量约5500m3,温度控制存在难度。项目团队依托智慧工地平台系统,建立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模块,实现冷却水循环控制,并结合分阶段浇捣及60d龄期低水泥掺量混凝土的运用,使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控制在了80℃以下,圆满完成预期目标。并对该技术探讨研究过程进行记录、总结,完成相关QC小组活动成果一篇,获福建省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一等奖。
项目部在建设初期就成立联合党支部,聚焦提升项目团队思想引领力、工作凝聚力,实现各施工板块联动协调、各班组施工紧密衔接。同时,积极发挥“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志愿者服务队”三支队伍作用,挑选技术骨干和精锐作业人员,成立由党员带头的技术攻坚小组,及时剖析难点、堵点,研究对策方法,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项目1#楼南侧地上钢柱从向外开始变为斜钢柱,倾斜角度为3?。相较于普通垂直钢柱,稳定性控制更复杂。经过研讨分析,技术攻坚小组选择采用搭设临时支撑安装的方式来进行施工,并利用TEKLA软件确定斜钢柱的重心点,根据重心点设置吊耳,同时利用倒链进行微调以使钢柱斜度刚好为就位状态,以便吊装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由于1#楼屋面网架钢梁最大跨度为48米跨,现场场地狭小、吊车占位难度大,为确保安装稳定性,技术攻坚小组在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开展专项分析和反复调研论证,采用等分拆解-空中合龙的施工方式,将超长钢梁依据受力结构进行提前拆分,拆解后单段最大重量可达4吨,并在现场搭设临时支撑胎架,由塔吊配合吊车将钢梁分段起吊,在胎架支撑上进行二次拼装,有效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
在聚焦屋面网架施工及园林景观施工两个环节、有序做好1#楼装饰装修阶段收尾工作的同时,2#楼的整体的结构施工也步步紧跟,目前已施工至17层。作为最大建筑高度达198.9米(塔冠最高点超200米)的超高层公共建筑项目,为确保项目施工全套工艺流程安全可控,项目2#楼采用的是19.5m高的铝合金-钢组合附着式升降爬架,具有节约材料、操作简单便捷、智能升降、安全性好、外观整齐美观的特点。
自2024年8月爬架材料进场起,为保证实施工程质量,项目团队精准策划、科学施工,依次解决爬架板面漏水隐患、部分层走道板与结构间距过大、铝模材料转料平台安装等问题,确保爬架安全提升、随着2#楼上部结构施工层层拔地而起,为后续超高层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征途如画,奋斗如歌。流畅和谐的造型设计、90天内将近60次的攻坚推进会……皆是福州国际人才港项目团队在推进城市建设的路途上留下的美丽注脚。下一步,项目团队表示,将聚焦2#楼超高层整体的结构施工,致力高标准履约,为集团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打造高新区科创新地标筑基赋能。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