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000年前的长江中游地区,水系发达、农田肥沃。生活在这里的屈家岭先民勤劳智慧,他们夯实“地基”、盖起三层楼阁式建筑;他们筑造起规模庞大、多功能的水利设施,抵御水患、灌溉农田……一系列考古新发现为世人展现了江汉平原早期文明图景。
日前,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入选。屈家岭遗址是以屈家岭为核心,包括殷家岭、钟家岭和冢子坝等10余处地点的新石器时代大型遗址,距今约5900年至4200年。这里的大型中心聚落、高等级建筑和水利工程设施,成为研究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明化进程的珍贵物证。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屈家岭遗址进行过多次考古发掘。2015年起,为推动“考古中国”重点项目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此开展新一轮考古工作,取得一系列新发现。
2021年秋天,在遗址中心区一处高地,考古队偶然发现了纯净的黄土台基,紧接着一处红烧土模样的“磉墩”显露出来。“随即,更多的磉墩揭露出来,它们排列有序,连成直线,转角亦为垂直,能确定发现了建筑基址。”屈家岭遗址考古项目现场负责人张德伟说。
经过接下来近两年的考古发掘,引起考古学界格外的重视的屈家岭宫殿式建筑——面积约510平方米的大型建筑F38初露真容。
在建筑区内部,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众多规模庞大、建造工艺考究的磉墩。围合而成的5间“房子”内,70多个磉墩个个醒目,体量最大的长约3.3米,宽约1.7米。
“这是迄今发现磉墩的最早形态。不是专业考古人员,只能看到‘坑’。实际上,这种建筑结构极具创新性,为中国古代土木建筑技术提供了坚实的考古学依据,填补了中国建筑史的空白。”承担F38建筑复原工作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徐怡涛告诉记者。
徐怡涛说,F38的中心楼阁为套筒式结构,承担两侧建筑荷载,使两侧房屋形成无内柱的开敞空间。
为了把楼阁建得牢固,先民煞费苦心。屈家岭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陶洋说,磉墩制作技术上的含金量高,“先挖走预置磉墩区域的原有软基层,再堆筑纯净的黄土台基,然后在台基上挖深坑,烧烤坑壁形成硬结面,再用红烧土混合黏土及少量焚烧过的猪骨填满深坑,形成磉墩。”
“治水是定居农业的一项重要活动。”陶洋说,位于遗址东北部的熊家岭水利系统,包括水坝、蓄水区、灌溉区和溢洪道等构成要素,是目前已知构成要素最为齐备的史前水利系统,早期坝距今5100年至4900年。
来到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褐色如泥土般夯实的博物馆建筑外观格外抢眼,馆内展示了长江中游地区史前遗址中的多项“第一”——“第一个被命名为考古学文化”“第一个出版考古发掘报告”“第一次明确了我国距今5000年的稻作遗存”……
“今年是屈家岭遗址发现70周年,一系列重大发现凝结着数古人的心血。”陶洋说,未来三年,屈家岭遗址考古队还将重点厘清高等级建筑区的完整布局,选择性地发掘外围相关地点,进一步深化屈家岭遗址的价值内涵,讲好长江中游史前文明故事。
近日,辽宁省大连市出台了《关于开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产业协同发展工作的通知(试行)》,通过金融手段进一步支持建筑业绿色发展。
日前,天津市宁河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举办“宁河区2024年建设工程安全事故、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桌面推演)”活动。本次演练模拟某工程建设项目集体宿舍楼因工人使用酒精锅不慎,引发火情的场景。按照《宁河区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宁河区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受命奔赴现场,并成立现场指挥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7月23日(周二)12:10,新闻“汇”客厅在“中国建设报”视频号、“紫竹远见”视频号进行直播,请准时收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格外的重视城乡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传承,不但可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更能改善人居环境品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员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聚焦蓄势新质生产力 践行生态文明新理念 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会在福州举办